便利店经营秘诀就在这里,让经营更加容易
便利店多常见于居民区附近,或是住宅区底商,或是出租商铺,都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为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经营商品类型多为生活日常食品用品,果蔬,日化等。光顾的顾客多为附近居民,那么,经营性质也就非常明显了,便民!高效快速的方便附近居民生活是其宗旨。
便利店的资金投入是多少呢?
一般来说,占地面积在50至70平方米(一间大客厅的大小)的便利店,一般需要20万至30万元的资金,主要花费在店铺店面的装修、采购各种设备以及货物等;房屋的租金因地段的不同各异,平均来讲,一般200至300元/平方米;在管理运营方面,因为要24小时经营,所以一般需要8到1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可能还需要代理其他便民服务,比如话费充值、生活(水电煤)缴费、雨伞带借、复印打印等业务。
行业发展现状:
便利店业态是在1999年进入国内市场,尽管起步较晚,但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利店业态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13000余家便利店,年商品销售额达到226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但是从便利店规模占比来看,便利店商品销售额占当年全部连锁零售企业总销售额(约3.5万亿)的比重仅为6.5‰,占当年社零总额比重仅为1.2‰,远低于日本的6.6%(便利店年销售额占日本零售行业比重)和美国的5%(便利店店内商品年销售额(不含油品)占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不含机动车及零部件)比重)。可见便利店业态在我国拥有十分广阔的成长空间,这也就促使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们加入这个行业。
与超市的区别:
便利店不同于超市,也不同于服装精品店,他会出现在社区的一隅、街角,50-80平米的便利店却是最贴近生活的场所。往往我们在超市进行第一波情感消费之后,愉快回家,发现有落掉的胜过必需品。而无处不在的便利店就随之带来了第二波的生活必须品消费,“Get what you forget” (买到你在超市忘记买的东西)就是美国便利店营销核心。
遂犯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代背景与经济形势并不完全相同。但从整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市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是一种从超市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弥补超市 “购物不便利”的致命短板;另一方面超市的快速发展为便利店提供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
具体的说,便利店具有与超市相区别的四个“便利”业态特征。
便利店特征:
距离的便利性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10分钟便可到达。便出现了“孩子也会打酱油的说法”
购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商品突出的是即时性消费,小容量,急需性等特性。与超市相比,便利店的卖场面积小(50~200平方米),商品种类少,但是商品陈列简单明了,货架比超市的要低,使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的商品。并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账排队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三分钟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消费者来便利店购买商品的目的性极强。
时间的便利性
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为16~24小时,全年无休,所以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充分显示其强大的,不可比拟的时间便利性。
服务的便利性
很多便利店将其塑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努力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例如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代冲胶卷等等,对购物便利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就决定了便利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产品策略:
(1)提高门店的商品陈列利用率
商品的选择和陈列是一门学问,如果做得好会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并有极佳的促销作用。在产品策略方面,便利店的经营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面积也通常在100平米以内,所以不能浪费门店的陈列空间。在商品的陈列方面,有些便利店存在某些商品的陈列面积过大的现象,有不少商品在3个排面以上,这样的陈列为门店的商品品种单调创造了借口,从而致使原本应当有1200种商品左右的门店,可能只有500多种的商品上架,其结果显然是不足以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
(2)正确进行商品类型的选择
便利店的主打商品应在速冻食品、饮料及日常用品上,这些商品不求多、全,而应求精,即选择畅销的、质量高的、价格又适中的产品上架。在便利店中应避免出现整扎销售或者大包装的产品,既然便利店的定位是为应急的需求,量贩包装的商品是不属于便利店的销售范围,便利店销售商品的选择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因为销售大包装商品,便利店的价格必然要高于大型综合性超市的价格,这种“鸡蛋碰石头,扬短避长”的行为将会导致顾客对便利店产生价格高、购物上当的心理。量贩商品陈列在便利店的货架上不仅不能获得良好的销售,还会浪费门店的有效陈列面,进而影响到门店的正常经营业绩及形象。所以,便利店所选择的商品类型应为品牌质量有保证、畅销的大众化商品。
(3)避免货架存在大面积空位
货架大面积空位是门店的暂时性缺货或者其他问题,但是这种现象反映出的结果无非是:配送中心配送货物不及时,采购部商品采购的品种不足,理货人员补货不及时。这三种问题造成的这一后果必然影响门店销售和形象。一个货架空空的门店对于顾客的影响是什么?不仅仅是顾客此次购物无功而返,还可能使企业损失一批固定客户。
分销渠道:
(1)建立网络配送系统,统一配送
鉴于国内便利店多数已有配送中心这一事实,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尽量采取在特定区域高密度集中开店的策略。要充分发挥自设配送中心的优势,建立电脑网络配送系统,统一集货、统一配送,特别要发挥配送中心分别与供应商及各家店铺相连的电脑网络作用。为了保证不断货,配送中心一般应根据以往的经验保留3天左右的库存。同时,中心的电脑系统每天都会定期收到各个店铺发来的库存报告和要货报告,配送中心把这些报告集中分析,最后形成一张张向不同供应商发出的定单,由电脑网络传给供应商,而供应商则会在预定时间之内向中心派送货物。配送中心在收到所有货物后,对各个店铺所需要的货物分别打包,等待发送。
(2)提高商品周转率,减少库存
由于门店面积小,又因地理位置多处于繁华地段,高额的房租不允许门店有大量的库存。货架商品的库存量应严格控制在最大库存量以内,这就要求配送中心将配送商品配准、配全,从而保证便利店的商品常进、常新,以减少库存,提高商品的周转率。为了完成门店商品的快速周转,对于配送商品的时效,包装应当仔细检查,以减少不必要的库存。通常将商品的库存定为3天左右,而对于像冰激凌、速冻食品类商品,供应商一天分早中晚3次直接送货到各个门店。
不宜地点:
(1)商圈内人口极少
便利店不适宜开在商圈内人口不足的地方,如果商圈内人口在1500人以下,此店铺应摈弃(这意味着商店的固定顾客过少,从而会影响到销售额)。
(2)车流的动线很少
车流的动线指车辆行走时的移动路线。如商店所在的位置车流的动线很少,则意味着商店的流动顾客会受影响。如处在十字路转角处的店铺其车流动线有4条(东、西、南、北4个移动方向的路线),位于双向车道马路的商店有两条动线,而处在单向车道马路的商店则只有一条动线。
(3)在马路上看不到商店
这是指商店不是设在沿马路的街上,而是在某一脱离马路的区域内。其缺陷有二:一是不方便顾客的来店;二是很难招徕流动顾客。
(4)不在车站“回归动线”内的店铺
所谓“回归动线”是指上车与下车的客流必须经过商店门口的移动路线。如果商店的位置不在这条移动路线之内、即使商店紧临车站,也会使来店的客流受到影响。
(5)地下店铺
设在地厂室的便利店由于不能充分发挥便利店的特殊功能,因此客流会受到影响。主要缺点是:顾客进出不方便;店铺位置不醒目而难以招徕流动顾客。
(6)要登楼梯的店铺
便利店一般都在底商,这样方便店面门头的制作,减少登楼梯进入商店给顾客带来不方便,从而更加映衬了便利店主要提供方便的原则。
(7)不能设店招与灯箱的店铺
商店由于受到物业环境条件的制约不能设立店招或灯箱,意味着商店的熟知性和广而告之的力度会非常的限制。所以要想留住那些匆匆的过客,便利店的醒目与一目了然是保证客流的重要手段。设想在夜晚如果没有明亮的店招如何能让路过者知道这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只有灯火通明,才能够吸引那些夜晚还需要购买急需品的顾客们。
(8)店铺的形状不规则
长方形或是正方形的商场比较适合便利店的经营,如果店面的形状不规则,外加营业面积本来就很小的空间,会有很多难题,比如说很难合理地去安排商品的陈列,来增加顾客选购商品的时间。很难合理的安排顾客的动线,会造成拥堵顾客体验感不佳的状况